7月9日,湖南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七彩童行,夢啟鄉途”鄉村支教團走進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胡橋村,為當地兒童帶來了一場集安全教育、語言推廣與非遺傳承于一體的公益支教活動,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教育振興。
上午,支教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首個環節是趣味防詐課堂,志愿者們通過情景模擬、案例講解和互動問答等形式,用孩子們易于理解的語言解析常見詐騙手段。30分鐘的課堂里,“陌生人給的糖果能要嗎”“家長的電話號碼要記牢”等實用知識被巧妙融入游戲中,孩子們在歡笑中掌握了基礎防騙技巧,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隨后開展的推普小課堂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志愿者們結合邵陽方言特色,設計了繞口令挑戰賽、方言轉普通話接力等趣味環節。當孩子們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念出“四是四,十是十”時,現場笑聲不斷。志愿者肖同學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輕松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受到普通話的魅力,同時尊重方言文化,幫助他們在交流中建立自信。”
最令人期待的非遺漆扇制作環節于9:20準時開始。志愿者們提前準備好空白的扇子、礦物質顏料等材料,手把手教孩子們制作傳統漆扇。從顏料的調配到扇面的繪制,孩子們專注投入,不一會兒,一把把形態各異的扇子初見雛形。待扇面晾干后,孩子們用油性記號筆認真書寫邵陽方言與普通話對應的句子,“呷飯”對應“吃飯”,“何解”對應“為什么”,在筆墨間完成了一次方言與通用語的對話。
活動尾聲,志愿者與孩子們共同舉辦了一場小型展覽,將制作完成的漆扇整齊排列在陽光下。五彩斑斕的扇面與稚嫩的字跡相映成趣,既展現了非遺技藝的傳承,也記錄了語言學習的瞬間。胡橋村黨支部書記表示:“這樣的活動既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又傳遞了實用知識,希望支教團能常來村里開展活動。”
此次支教活動通過多元形式將安全教育、語言推廣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不僅為鄉村兒童送去了關懷與知識,也為高校學子踐行社會責任搭建了實踐平臺。湖南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七彩童行”支教項目,讓更多鄉村兒童在陪伴中收獲成長。
云支教助學計劃(簡稱“云支教”)由有愛有未來企業志愿行動、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青年影響力創新中心聯合多方于2018年設立,以“互聯網+教育扶貧”的方式,精準對接貧困縣中小學校,為大學生助學支教和企業志愿服務提供可持續的教學直播平臺和服務。幫助鄉村中小學校接觸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助力鄉村教育發展。截至2023年,共有18家企業、265所高校的志愿者參與,在安徽、青海、云南、海南、甘肅、四川、寧夏等地區的303所鄉村學校,開展12,693課時云支教課程,直接受益學生1,052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