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大賽專業組小學類一等獎賽后心得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大賽專業組小學類一等獎賽后心得
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教育教學能力大賽”初賽中榮獲專業組小學類一等獎,這段經歷于我而言,是一次從教育理論到教學實踐的深度探索,也讓我對“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有了更立體的認知。
一、認知重構:從“知識傳遞”到“素養培育”
起初,我對小學教學的理解停留在“知識傳遞”的層面。備戰賽事時,我系統學習了小學教育心理學、新課標要求下的核心素養培育理念,逐漸意識到小學教學的核心是**“素養培育”**——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與情感態度。比如在設計語文課教案時,我不再局限于課文內容的講解,而是融入“自主探究任務”“小組合作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這種認知重構讓我的教學方案更具育人價值。
二、技能精進:從“單一授課”到“綜合設計”
教育教學能力大賽考察的是教學全流程的綜合設計能力。我針對性地訓練了教案撰寫、課件制作、課堂互動設計、教學評價實施等技能。在比賽的實操環節,我以“石油文化啟蒙”為主題設計了小學綜合實踐課,從教學目標確立、教學環節編排,到課堂提問設計、課后拓展安排,形成了一套邏輯清晰、形式生動的教學方案。同時,我還結合多媒體工具制作了趣味課件,用動畫、互動游戲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綜合設計能力讓我的教學方案在專業性與趣味性上實現了平衡。
三、思維轉變:從“教師主導”到“學生主體”
新課標強調“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備賽中我刻意培養自己的**“以學定教”思維**。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興趣點,比如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模擬石油勘探”的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這種思維轉變讓我的教學方案更貼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在比賽的答辯環節中,展現出對“兒童立場”的深刻理解,得到了評委的認可。
四、實踐延伸:從“賽場競技”到“教育反哺”
教育教學能力不是賽場的“臨時展示”,而是未來從教的核心能力。獲獎后,我將比賽中的教學方案應用于校園支教活動,在小學課堂中實踐“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同時組織同學開展“教學技能互助會”,分享教案設計、課堂管理的經驗。我希望通過這些實踐,不斷打磨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帶動更多有志于教育的同學提升專業素養,為未來投身教育事業做好準備。
此次獲獎是對我教育教學能力的肯定,也讓我更加明確了未來的職業方向。我將繼續深耕小學教育領域,加強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融合,努力成長為一名能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深受孩子喜愛的優秀教師,同時也希望能為小學教育的創新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大學生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