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對軍隊的影響
軍事力量是全球力量對比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現在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像以往一樣,信息技術還是首先應用于軍隊。信息高速公路對軍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 的,可以用“快”和“準”這兩個字來形容這種影響。所謂“快”,就是信息傳輸能使你“快速反應”;所謂“準”,就是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可以使你做到準確反 應。“快”和“準”大概是軍事活動的精華。信息高速公路影響到軍隊的指揮、作戰、后勤等各方面,下面僅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未來軍隊的數字化發展。1991年 的海灣戰爭結束后,美國五角大樓承認,在喪身的148名美國土兵中,有近1/4是被自己誤殺的。在一次誤傷行動中,美國A-10飛機向裝甲車開火,使9名 英國士兵當場身亡。發生這種被“友軍炮火”誤傷的事故表明,戰場上需要更好的通訊系統。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和加強戰斗力,美國陸軍將希望寄托在計算機網 絡上,計算機網絡可以使整個戰區同時分享信息,也給指揮員掌握部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工具。美國陸軍官員提出了“使戰場數字化”的計劃,他們希望在 1996年以前裝備出第一個數字化旅,在2010年以前全軍實現數字化。如果實現了這些目標,指揮員們就不會再利用地圖等傳統工具來下達命令了,而是利用 計算機生成的地圖來指示行動方向,這些命令直接下達至所有的武裝力量并顯示在坦克內的屏幕上或軍事人員頭戴的遮陽罩上。計算機還能對每個士兵進行跟蹤,將 軍的顯示屏上將顯示他們的位置。某些部隊還能在士兵頭盔上安裝電視攝像機,將軍們將通過這些攝像機看到部隊對面的動靜。由于對整個戰場明察秋毫,指揮員們 就能立即知道敵人在做什么,可以向各部隊發布最新指示,并且能有的放矢地利用手頭現有力量。士兵們用鍵盤操作代替無線電對講機傳遞信息,可以在一瞬間傳遞 完信息,減少敵人利用無線電竊聽并由此確定方位的可能性,炮手和士兵都將對友軍的位置了如指掌,從而將發生誤傷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點。陸軍已在包括阿帕奇攻 擊直升機、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遙控偵察機在內的武器上安裝了數字系統。像坦克上安裝的“機動工具間信息系統”通訊系統,在衛星導航系統的幫助下, 能自動顯示友軍坦克的位置以及先頭坦克報告的敵人坦克的位置。這種信息系統能考慮天然的障礙物,并計算出發起進攻的最佳路線。美國陸軍戰術實驗所兵種協作 及技術指揮主任威廉·哈巴德對戰場數字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這種變化可以和30年代美國陸用履帶式裝甲車和無線電所帶來的革命性變革相提并論。與此 同時,美國陸軍的數字化進程符合時代的要求。在冷戰期間,美國陸軍知道對手是誰、對方有什么樣的武器以及采取什么樣的戰術來遏制敵人的進犯,美國人只要部 署相應的武器和采取相應的戰術就可以了。該戰略現在已經不再適用了。美國陸軍不知道下一次會遇到什么樣的對手,不知道會面對什么樣的武器。數字技術正好派 上用場,它可以很快將戰時信息傳給每一個士兵和將領。然而,美國人1994年4月進行的第一次大型數字戰術試驗并不太成功,出現了喜憂參半的結果。在這次 取名為“先進戰斗試驗”的演習中,數字化的陸軍慘敗給了常規部隊。后者始終留在兵營中,只是略施小計就令數字化部隊暈頭轉向了。例如,他們在沙漠中建起了 一些坦克炮塔,并且加熱,用以迷惑數字化部隊的紅外傳感器;常規部隊還放棄了無線電通訊,而改為有線電話聯系,因為無線電信號能向數字化部隊泄露自己的位 置;另外,如果真的發生戰爭,敵人還可以使用計算機病毒,令戰場通訊啞口無言。盡管這樣,陸軍軍官們對部隊數字化依然熱情不減,正在尋找能廉價提供可以安 裝在現有設備上的數字通訊裝置的公司。幾十年之后,新型的坦克和直升機將在一開始設計時就考慮安裝更多先進的數字系統。或許我國從美國軍隊的上述變化中可 以得到一些啟發。
再比如,自動化防空系統表示一種對付洲際導彈的自動化防空系統。精度不高的超遠程雷達可以在5000千米之外發現遠 處的目標,并發出警報。接著,精密測量雷達在1000千米的范圍內,對目標進行精密跟蹤,觀測得到的數據,經數據傳輸網送至計算中心,由計算機加以處理, 并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經真假目標判別后,如果發現飛來的目標是敵方洲際導彈的話,計算中心就立即將有關信息告訴指揮員,在適當時機發射防空導彈,以擊毀來 襲的敵方洲際導彈。在這個過程中,數字通信將計算中心與超遠程雷達、精密測量雷達、防空導彈以及指揮員之間連接起來。
計算機學習推薦